为防范“倒春寒”灾害性天气影响,结合当前小麦、油菜生产实际,制定如下田管技术意见。
一、小麦防范“倒春寒”技术
(一)强化冻害监测。密切关注气象预报,根据温度变化提前采取防寒措施。加强田间监测,及时发现冻害并落实补救措施。
(二)落实预防措施。一是加强清沟沥水。及时疏通沟渠,实现厢沟、腰沟、围沟“三沟”畅通,做到明水能排。二是增施磷钾肥,增强小麦抗寒能力。小麦拔节期基部节间基本定长时,视苗情、气象和墒情,每亩可追施高氮高钾复混肥(N-P-K=24-0-15或相近)12公斤左右,增糖壮秆,防“倒春寒”危害。二是喷施防冻剂。寒潮前喷施防冻剂或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增强小麦抗寒能力。
(三)做好灾后管理。一是及时追肥。拔节期倒春寒发生后,及时调查麦田受害情况,分类施肥补救,争取高位分蘖成穗。冻死率5%~15%的,追施尿素5公斤/亩左右。对冻死率15%~50%的麦田,追施尿素8公斤/亩左右。对冻死率50%以上的麦田,追施尿素12公斤/亩左右。孕穗期前后发生倒春寒的麦田,补施尿素3公斤/亩。或用磷酸二氢钾和适量生长调节剂混合喷施,利于增加每穗结实粒数、提高粒重。二是做好病虫防治。受冻麦田更易遭受病虫危害,应密切监测病虫发生情况和发生程度,及时防治。
二、油菜防范“倒春寒”技术
(一)及时清理“三沟”。及时清理“三沟”,实现沟沟畅通,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防止根系早衰。
(二)适时“一喷多促”。倒春寒天气易导致油菜薹茎受冻断裂,引发病害、落花落果、分段结实。蕾薹期气温低于0℃时,开花期气温在0℃左右时,就有冻害风险。可在寒潮来临前,选择晴天气温高、叶片干爽时叶面喷施芸薹素内酯、碧护或新美洲星、磷酸二氢钾或含钾有机水溶肥等抗逆剂,提高油菜防寒抗冻能力。已出现冻害的田块,在晴天及时清理冻死植株和叶片,割除受冻薹茎,并视苗情补喷药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00g+硼肥100g+尿素0.5kg,兑水50kg叶面喷施。
(三)防好病虫害。油菜初花期可使用啶酰菌胺、咪鲜胺等杀菌剂混合液,混合硼肥、磷酸二氢钾等肥药实行统防统治。对菌核病重发田块,盛花期需再喷施一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