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4年全省小麦秋种技术指导意见》,为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做好病虫草害和灾害防范,结合我市气候特点和小麦生产实际,提出如下小麦秋种技术建议。
一、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地力、产量水平和订单等情况,优先选用高产、抗赤霉病、抗穗发芽、抗倒伏能力强的春性小麦品种(如宁麦、扬麦、镇麦等系列,近年在我市种植产量高、综合表现好的红粒小麦品种)。因地制宜发展优质弱筋小麦,适度扩大单一品种连片种植规模。
二、做好精细整地
前茬稻田应提前清沟排水。提倡水稻秸秆打捆离田,减少对小麦播种的影响。如秸秆全量还田的,可在水稻收割机上配套切碎、匀铺装置,控制碎草长度10厘米以下,均匀抛洒。采用浅旋耕(深度12~15厘米)1~2遍整地或免耕机开沟覆盖。播种后利用开沟设备,开好畦沟(间隔1.5~2米)、腰沟和围沟,沟深0.3~0.35米,确保三沟相通,做到排灌通畅。
三、科学配方施肥
提倡应用配方肥、高效新型缓释肥和机械深施、叶面喷施等施肥方式。每亩施肥总量(折纯)和用法为:氮肥(N)10~13公斤/亩,基、追肥比例6:4;磷肥(P2O5)3~5公斤/亩,钾肥(K2O)5~6公斤/亩,并全部基施。缺锌地块基施硫酸锌1公斤/亩。秸秆还田的地块,增加基肥中速效氮肥用量(10%左右),满足秸秆腐解过程中所需要的氮素。
四、适时适量播种
要把握好适宜播期,加快播种进度,做到适时、适墒、适量、适深播种,力争一播全苗。我市小麦适宜播期为11月上中旬。在适期范围内,适当晚播。播时耕层的适宜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即土壤“轻握成团、轻丢即散”。小麦种子宜选择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拌种时要根据药剂产品说明书安全使用。建议使用专用的种子包衣机械,进行快速、均匀地包衣处理,充分阴干后播种。一般直播亩用种量为12~15公斤。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品种和整地质量好、墒情足、播种期早的地块适当降低播量。适播期后每推迟一天播种,亩用种量可增加0.25公斤。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的,播种量可增加15%~20%,以保证基本苗数。稻茬麦推广机械开沟、机条播技术。精准控制播种量,行距20~23厘米,播种深度3~5厘米),力争下种均匀,深浅一致。
五、加强灾害防控
重点抓好冬前化学除草,封杀结合、以封为主。在墒情适宜时,于播后芽前进行土壤封闭化学除草。对未封闭化除或效果不好的麦田,冬前除草时要密切关注土壤墒情和天气,选择冷尾暖头、日平均气温8℃以上的晴天及时喷药化除,防止发生冻害和药害。关注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对达标田块及时开展药剂防治。推荐应用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以防控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和地下害虫等。注意保持三沟畅通,尽量减少田间积水,防范渍害影响小麦生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