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技术集成示范结果,国家、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宣城综合试验站提出“一种两收”再生稻绿色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请结合生产实际,落实关键技术措施,促进再生稻增产增收。
1.选择适宜田块。尽量选择面积大、形状较方正、利于农机作业、水源条件好的成片田块作生产基地。避免因田小、拐角多导致收割机碾压伤苗,或干旱等影响再生季生长。
2.选用优良品种。选用生育期适宜(头季 135d 以内,再生季 70d)、米质优,头季高产、再生能力强、耐肥抗倒,苗期耐低温冷害、抽穗结实耐高温热害(再生季抽穗期耐低温)、结实好的早中熟组合。可以丰两优香1号作对照。当前常用品种还有甬优4901、六两优香11、Y两优911,徽两优粤禾丝苗。亩用种量2Kg。
3.头季适龄机插。3月中旬前抢时采用大棚硬盘育秧,可使用基质与营养土各50%。注意药剂浸种和立枯病病害预防。加强水分、温度调控,防止高温灼烧秧苗。遇寒潮天气通过增温、喷叶面肥或薄膜覆盖保温等减少低温危害。控制秧龄30d左右。4月中旬机插,行株距25、30cm×12-15cm。亩基本苗4-6万。
4.科学管理肥水。亩用45%三元复合肥 35-40kg做基肥;活棵后亩用5kg尿素拌除草剂施用。头季孕穗期施用再生稻专用肥(集头季孕穗肥、再生季的促芽肥和收获后的提苗肥)40kg/亩;或头季烤田复水后亩用45%三元复合肥5-10kg作穗肥,齐穗后15-20d亩用尿素7.5kg、氯化钾7.5kg作再生季促芽肥,收割后及早灌水亩用尿素10kg作再生季提苗肥。精确水分管理、早发早控。头季机插后浅水层促分蘖,85%够苗适早烤田控制无效分蘖;拔节后浅水间歇灌溉,抽穗后以湿润为主。异常高温时段注意保持水层防范高温热害。再生季全程以湿润灌溉为主,孕穗至抽穗期建立浅水层。
5.适时留茬机收。头季稻收割以成熟度在90%左右为宜,最迟收割期控制在 8月15日前,留茬高度35cm左右(根据收割期调节),确保再生稻9月15日左右安全抽穗。收割时尽量在田外调头,减少稻桩碾压。再生季收割可根据气候条件,尽量推迟到充分成熟为宜。
6.绿色防控病虫草。重点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以绿色综合防控为主,喷药可机械低喷与飞防相结合。
7.产后减损与加工。适时机收、清选,低温烘干至标准水分后单独仓储。有条件的再生稻尽量加工成大米,注册品牌销售。做好大米分级应用,“订单”生产,多渠道宣传和销售等,提高再生季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