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宣州区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聚焦“土特产”资源优势,通过延链条、强加工、促融合,加快构建乡村富民产业体系,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做强特色产业,厚植富民根基
聚力家禽产业提质增效。以种业振兴为抓手,强化国家级家禽新品种配套系培育,提升“宣州鸡”品牌竞争力,推动种养、加工、销售全链条升级,力争年出栏家禽超1.2亿羽,打造全国优质家禽产业高地。拓展稻渔综合种养优势。依托国家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推广水产良种繁育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扩大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至26万亩,促进“一田双收、粮渔共赢”。壮大特色农产品规模。加快宣木瓜产业发展,新增种植面积超1000亩;推动油茶造林1860亩、烟叶种植6.9万亩,夯实特色农业基础。四是实施品牌强农行动。深化“宣州鸡”“水阳蟹”等区域公共品牌培育,开展全国农业精品品牌创建,力争新增“皖美农品”2个以上,以品牌赋能农业增值。
二是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加工能级
强化初加工能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产地仓储保鲜、分拣包装设施,推动农产品就近加工转化,降低损耗、提升附加值。建强加工园区。加快宣州农产品(食品)加工园提档升级,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杨柳镇产业强镇等项目建设,招引绿色食品深加工项目,力争园区亩均效益增长10%以上。培育龙头企业。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1个,争创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全年农产品加工总产值突破300亿元,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后厨房”。
三是深化三产融合,拓宽增收路径
农旅融合激发活力。深挖乡村生态文化资源,打造休闲农业精品线路4条,培育省级皖美民宿2家、“皖美休闲旅游乡村”1个,推动“田园变景区、农房变客房”。电商融合畅通销路。推广“龙头企业+农户+电商”“合作社+农户+电商”等模式,完善产供销一体化链条,力争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13.96亿元,让优质农产品“触网出圈”。物流融合强化支撑。加快仓储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冷链设施向田间地头延伸,破解农产品流通“最先一公里”难题,保障产品新鲜度和市场竞争力。
下一步,宣州区将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产业融合为突破口,推动乡村资源“活起来”、产业链条“长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奋力谱写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