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大地回暖,宣城市宣州区的茶园里已奏响了春茶生产的序曲,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茶事图正徐徐展开。
春茶初采,品质可期
近日,随着春日的暖阳和微风,宣城市宣州区的茶园里茶树已吐露新芽,嫩绿的茶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自3月下旬起,部分茶园已开始少量采摘春茶,开采品种主要为乌牛早、中茶108、龙井等早生品种。今年,得益于适宜的气候条件和科学的管理措施,宣州区春茶的品质普遍较高。
当地茶农们表示,今年的茶芽饱满,品质有望更上一层楼。
“你看这芽头,又肥又嫩,做出来的茶肯定香。”在周王镇象鼻山茶樱谷的茶园里,一位经验丰富的茶农满脸笑容地对工作人员说道。据了解,目前茶樱谷茶叶基地龙井鲜叶价格在150-200元/斤,采工费用38-40元/斤,熟练工一天能挣200多块,山上已有300余名采工在采茶。象鼻山曾是煤炭产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和产业转型,如今这里的两千余亩茶园已成为宣州区茶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当地采用林茶结合、茶草共生模式,发展生态立体复合林业,配套建设的上山道路、观景台、茶叶生态车间等,为春茶生产和茶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茶旅融合,激发活力
宣州区的茶园不仅是春茶的生产地,也是游客体验茶文化、感受乡村之美的好去处。象鼻山茶樱谷内,除了翠绿的茶园,500余亩樱花也将在清明节前后绽放,届时将呈现出樱红茶绿的绝美景观。“每到这个时候,茶园里就热闹起来了,游客们一边欣赏美景,一边体验采茶的乐趣,还能品尝到新鲜的春茶。”茶樱谷负责人介绍说,茶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也为茶农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产业升级,未来可期
为了推动春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宣州区积极探索产业升级之路。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应用先进的种植和加工技术,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另一方面,加强品牌建设,通过举办茶文化节、参加茶叶展销会等活动,提升宣州春茶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创新方面,宣州区的茶企也积极响应。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研发推出了珠型白茶、黄大茶等新工艺产品同时,茶企还利用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让宣州春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据了解,截至2025年3月,全区共有茶园面积9.1万亩,年产量1.47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超12.19亿元,同比增长11%。
宣州区的春茶生产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在品质提升、茶旅融合、产业升级的推动下,宣州春茶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为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