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州区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聚焦农业全产业链升级,以绿色食品产业为突破口,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迈上新台阶。2024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大关,达101.6亿元,增速4.1%领跑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3%,交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亮眼答卷。
一是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130.74万亩,总产量50.12万吨,占全市总量近四成,建成高标准农田68.82万亩。创新实施"稻虾轮作""稻经轮作"等复合种养模式,杨柳镇等2家单位获评"安徽省粮食生产先进集体"。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显著提升,家禽出栏量达1.17亿羽,生猪出栏8.7万头,水产品产量7.3万吨,构建起"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的多元供给体系。
二是锻造特色产业金链条
聚力打造优势特色产业矩阵:家禽产业领跑全国,形成从育种到冷链的全产业链条,年综合产值143.2亿元,自主培育了“皖江黄、皖江麻、徽鲜鸡”3个国家级新品种配套系,智能笼养面积达百万平方米,冰鲜禽肉占上海市场份额超40%。健康水产优势凸显,水阳镇"中国幼蟹第一镇"品牌享誉全国,创新“小龙虾-水稻-罗氏沼虾轮作共生模式”等国家级技术标准,河蟹雌雄分养技术全国领先,水产综合产值突破33亿元。精深加工提质增效,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至87家,产值125亿元,增速13.3%居全市第二,"宣州鸡"入选农业农村部品牌精品培育计划,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基地数量全市第一。
三是构建联农带农新机制
创新"六方联动"利益联结模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矩阵:建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农民合作社850家,木子禽业合作社蝉联全国500强榜首。创建"政银担企村民"利益共同体,带动全区204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30万元。
打造长三角农业开放合作平台,连续举办两届"宣州鸡"产业发展大会,11个省级长三角供应基地年供沪苏浙农产品超50万吨。
四是擦亮绿色发展金名片
坚持生态优先发展路径,创成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等5个"国字号"平台。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5%,建成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两品一标"认证产品78个,推广"科技小院+示范基地"模式,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8%。
当前,宣州区正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加速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奋力书写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的"宣州答卷。(管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