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胡锋 记者 蒋华)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齐心协力推进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记者从市农业农村部门获悉,202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30.18万亩,增加0.34万亩,增长0.1%;粮食总产量130.09万吨,增加1.63万吨,增长1.27%。粮食单产393.99公斤/亩,增加4.54公斤/亩,增长1.17%。顶层设计推进重点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尽早确定全市粮食大豆生产目标,其中粮食面积目标较省定目标值多1万亩,粮食产量保持稳定。部署重点任务,将抓好粮食生产列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坚持稳面积,推行多熟制粮油生产。制发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再生稻生产发展、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科学施肥增效和“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等工作方案,提出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服务保障促进单产提升。强化示范带动,聚合经营主体单产提升、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稻油轮作、粮食发展等项目,完成创建省级指挥田和精耕细作示范点14个,市级丰产攻关(精耕细作)示范点60个,推进“水稻+”周年增产模式、再生稻高产技术集成示范,带动全市水稻、小麦单产分别增长1.56%、0.5%。实施水稻、小麦、玉米等“三大主粮”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行动,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100余个,示范面积8万余亩。开展技术集成创新,完成国家和省水稻产业体系宣城综合试验站年度任务,筛选绿色高效、机艺融合和多熟模式品种24个,品种和技术集成示范累计26万亩。做好农情服务,加强苗情、墒情、病虫情动态监测,调查种植业经济运行情况和生产形势,分析存在问题和对策措施,发布农情信息70余条,为生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评选市级水稻周年高产竞赛主体6个,其中广德市单季稻示范片亩产807公斤,宁国市、宣州区再生稻示范片两季亩产超1180公斤,获全省主要粮油作物高产典型通报表扬。推行规模生产稳定效益。调整种植布局,扩大规模化、良种良法配套优质稻种植基地规模,促进紧缺土地资源向规模主体集中。推介优良品种,在郎溪县开展20多个新审定水稻品种展示,调研分析水稻品种销售、用种和粮食销售等情况。培优种植主体,加强产销衔接,引导农户改变种植方式,从集中育秧到全程机械化作业,促进规模种植节本增效和增产增效,全市服务300亩以上种粮主体10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