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三农资讯 > 县级动态

绩溪:“菇”事话农作物秸秆

发布时间:2022-04-12 09:13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一手抓住菇柄,一手护住旁边的菇,轻轻往上提,一个一个地采摘。”绩溪县绿纯种植家庭农场主许德焕边采摘大球盖菇边说,“今年用油菜秸秆种植的大球盖菇长势喜人,要是往年,来这里采摘的游客就很多。”带着稍许遗憾告诉我们。

“采好后盖上一层稻草或其它秸秆,更有利于周边菇的生长,像今天这样的天气,可在覆盖物上适当地喷洒些水,增加湿度,产量会更高。” 县生态能源与社会事业促进中心技术干部邵其清在一旁提醒道。“可以烘干,或者利用好的天气晒干,加工成干菇,待市场恢复后销售,价格不会差。”

4月7日,笔者来到家朋乡绿纯种植家庭农场,农场地处一级战斗英雄许家朋烈士陵园右侧,是一家集餐饮、住宿、休闲、采摘于一体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农场种植近120亩的猕猴桃,2019年始,在猕猴桃基地内试种大球盖菇,获得成功。眼下,农场一派生机盎然,一株株肥硕饱满、个大肉厚的大球盖菇像一顶顶“小帽”,探头探脑地露出地面,甚是惹人喜欢。“尽管游客少,但采摘周期达两个月,管理得当,每亩地可以采摘近千多斤,收入也可观。”正在采收的主人,脸上仍然露出收获后的喜悦。

近年来,绩溪县持续实施“禁转疏”,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因地制宜推进秸秆“五化”利用,大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绿纯种植家庭农场利用秸秆种植大球盖菇,仅是该县秸秆基料化利用,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

现场,许德焕讲起“菇”事,“大球盖菇是生长在赤松树木根部,与树根共生的一种野生食用菌,也称赤松茸。其朵大,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具有色美、味鲜、嫩滑、爽脆、口感好等特点,营养价值高,也具保健作用。” 许德焕科普的同时,还帮村民算了一笔账。“农场主要是雇用周边村民做临工,最高峰时雇用30多人,村民许家荣一年在农场收入超17000元,一些年龄大一点的村民,做一些手头边的事,周秀体、许维平靠在农场里也能攒7000多元报酬。说实在,仅2021年,农场支付的工资达30余万元,靠家打临工,补贴家用,周边村民还是挺高兴的。”

伸手插入土里,抓起一把已腐熟的秸秆,主人讲起 “菇”事另一面,“大球盖菇可降解土壤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是修复、改良土壤的重要生物之一,基地种植大球盖菇,猕猴桃不用施肥,不用农药,节约了生产成本,产品安全有保证,品质大幅度提高。尽管今年在菇上收益不理想,但在猕猴桃上肯定能得到弥补,况且利用秸秆还能得到政府相应的补贴,今后会持续做下去。” 许德焕当面给我们算了另一笔账,并兴奋地说,“近两年,杭州拱墅区程叶明老板,带着家人及员工,十余次来采摘猕猴桃,认定的是秸秆种出猕猴桃品质。”在他的眼里,油菜秸秆是一个很好的宝贝。猕猴桃、秸秆、大球盖菇、农业休闲,一个完整、绿色、可持续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呈现在眼前。

“满目金黄香千里,一方春色醉千山”。春山拱秀,梯田、蓝天、白云、民居,如桃源般的风景。当值,油菜花盛放,层层叠叠的梯田缓缓向四周蔓延,流畅的线条,饱满的层次,丰富的色彩,磅礴的背景,给人一种大气的震撼、视觉的享受。细细的春风吹着脸颊,村在花里,人行画中…在家朋乡梅干岭景区,技术干部告诉笔者,“花海过后,到5月份,油菜收割,这里会产生150余吨的油菜秸秆,禁烧后,面对堆放到田间地头的油菜秸秆,村民们总是一筹莫展。现在,秸秆种植大球盖菇每亩需要6吨以上,景区的油菜秸秆,绿纯种植家庭农场直接装走。”

绩溪县农业农村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帮助农民算好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本账、效益账,政府部门就能在环保帐、生态账、农民增收账和探索实施将秸秆变废为宝的‘环保经济’可持续帐,一举多得。政策、技术、服务及时跟进,政府与企业合力,有信心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变废为宝,推进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目前,离油菜收割越来越近,也希望有更多的农户加入到种植大球盖菇的队伍中来,利用好秸秆,增加收入,实现双赢!” 

笔者了解到,绿纯种植家庭农场近三年共利用油菜秸秆1300吨。据悉, 2021年,该县年利用500吨以上秸秆产业化利用主体达9家,利用量达6057吨,全县农作物综合利用率达92.8%。饲料化、基料化秸秆综合利用规模扩大,效益明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