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甫(1902—1927),又名献发,旌德十三都将军殿(今华坦凫山)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5月担任旌德农民暴动总指挥,暴动失败后被敌人逮捕杀害,年仅25岁。
1902年,王庭甫出身在旌德凫山脚下一个私塾教师家庭,童年随父就读。13岁时,因家庭经济拮据入县城乾泰杂货店当学徒。18岁受雇于胡淦记面店当店员。
1925年11月,梅大栋在三都梅村成立中共支部。次年春,党组织转移到县城内活动,租赁胡淦记面店半边店堂,开设辅仁书店,秘密出售和传送革命书刊。在店内当店员的王庭甫深受影响,经常与书店同事一起谈论国事,阅读革命书刊,传递党内信件,思想逐步倾向革命,追求真理。不久,由梅大栋介绍,王庭甫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夏,辅仁书店因大量销售革命书刊,引起当局的注意。当局称之为“有色彩”的书店,声言予以查封。当年秋,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国民政府已抵武汉。梅大栋接组织通知,调武汉任职。行前,他将书店交胡茂勋、汪青萍经管。梅大栋走后不久,中共党员、国民党安徽省党部秘书长柯庆施来旌巡视工作,先后在辅仁书店和仕川村召开秘密会议,指导工作,并选派代表去武汉受训。王庭甫被选为工人代表,与农民代表张照谟,学生代表吴越、冯道、朱良桐一行5人,于12月底到达武汉。王庭甫、张照谟被分派在安徽省旅鄂党务训练班学习,1927年3月结业后,被委为工农特派员,派回旌德,开展农民运动。
1927年2月底,北伐军进军皖南,二军六师政治部主任肖劲光委任中共党员谭梓生为旌德县长,成立新政权,组建农民自卫军,王庭甫任县自卫军党代表。同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省政府派国民党第40军贺耀祖部参谋唐绍尧任旌德县长,残酷镇压革命群众运动,制造白色恐饰。谭梓生等人被迫转移武汉,王庭甫仍留旌德,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后因受敌通缉,遂化装离城,在旌德、宁国、绩溪三县交界的偏僻山区仕川村组织和训练农民自卫军,准备举行攻城暴动,驱逐反动县长唐绍尧,重建革命政权。适值赴武汉参加国民党安徽省党代会旌德代表喻世良等人返旌,他们获悉旌德形势逆转,立即在西乡下洋秘密召开会议,传达上级指示。会后,喻世良回到仕川,向王庭甫等人汇报下洋会议情况,并召开党员会议,商议扩大农民自卫军队伍,在全县举行武装暴动。会议决定由王庭甫任暴动总指挥,于
王庭甫被捕后,受尽酷刑,坚贞不屈。5月16日上午,王庭甫、宋奎元等14位暴动骨干在县城上东门外英勇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