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徽风皖韵美丽乡村升级版,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编制《宣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征求意见,请于 2022 年 9月7日前将书面意见和电子版反馈我局农村社会事业处。
联系人:余怡、杜贝贝;电话:3022265;邮箱:xcxnb@126.com。
附件:宣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宣城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8日
附件
宣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等部署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要求,制定宣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
一、成就回顾
2012年始,宣城市按照省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经过多年持续推动,由典型示范连线拓面、全域推进向综合提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不断上新台阶。
一是以“整市推进”为思路构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规划先行,编制完善市、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县域中心村布点规划、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对村庄进行分类,县或乡编制土地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完成638个村庄建设规划。规划编制充分征求村民意见,推行“村口一张图”和“村口一张表”,方便村民知晓和监督村庄规划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测算村庄建设平均成本,注重村庄建设实效,以旧村改造为主,不搞大拆大建,保留并突出村庄特色,保护村庄的乡土风貌、自然肌理、老屋旧宅、田园风光;立足全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要求,合理确定中心村建设产业布局、空间布局、生态保护、公共设施配套等,用科学的规划设计提升建设水平,近年来涌现出九峰、妙泉等田园特色明显、功能配套宜居的村庄。
二是美丽乡村建设连点成线扩面提质,力争等高对接苏浙沪发达地区。1.中心村建设为龙头。分层分级建设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省、市、县级中心村570个,普及率93.9%,其中省级381个。旌德县为“整县推进”示范县,实现布点规划中心村建设全覆盖。中心村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升、乡村文化特色得到发掘保护、乡村旅游资源得到整合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产业化发展。2.示范村创建为拓展。在中心村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内容向行政村拓展,2019-2020年争创省级(重点)示范村152个,促进现代农业与加工业、商贸物流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优化了产业结构,打造出了一批乡村“新名片”,示范村人均收入明显超全省平均水平。3.示范片区建设为导向。以10个示范片区为载体,深入打造地区美丽乡村品牌。各片区以一个或数个镇为整体,串联片区内重点村庄,整体规划建设提升,做到美丽乡村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美丽乡村休闲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广德市东亭绿道示范片区吸引江浙考察团前来调研,宁国市田园精品区、红色旅游区,做到线路鲜明、特色新奇、亮点突出,泾县川藏线示范片区吸引大批农旅项目落地。
三是狠抓“三大革命”工作重点,打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1.以运行体系和设施载体建设为重点,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户集、村收、乡转运、市县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机制,保洁工作要求细化到自然村,垃圾处理率95%以上。加快推进市本级、广宁泾、绩旌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农村垃圾焚烧处理率达65%以上,促进市域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向“零填埋”时代迈入。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一类地区开展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超过15%,二类地区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超过5%。以“生态美”超市为载体,在省级美丽乡村探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新模式,建成398个。排查13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全部完成整治。2.以集镇和中心村为重点,狠抓污水设施建设。摸底集镇现状,确定城关镇以外的75个乡镇污水建设任务,以三年为限开展乡镇政府驻地污水设施建设,2020年底全面完成。加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以省级中心村建设项目实施为依托,结合改厕,因地制宜采取分户式、联户式、集中式、纳管式等多种模式,同步推进农村污水治理。3.因地制宜强力推进农村厕改。“十三五”期间确定改厕任务8.5万户,实际完成改厕14.5万户。确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县一类县2个、二类县5个,一类县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和二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2020年末分别达到90.8%和88.4%。鼓励以行政村为单位全面完成厕所改造,推进改厕整村推进。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材料设备,分县、分乡或分村、分户根据自身条件分别采用砖砌式化粪池、玻璃钢缠绕化粪池或P E三格式化粪池。以建设标准为整改标准,针对2017-2019年改厕问题,循序开展镇村排查、县级抽查、市级复查和“回头看”,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加强改厕领域脱贫攻坚,开展贫困户改厕情况摸底,促进改厕政策向贫困户倾斜,具备条件且有意愿的贫困户优先改厕。
五是落实“三大行动”工作任务,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短板。1.村庄清洁行动全面启动。全市所有农村行政村和部分社区开展以“五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按照时间节点实施“春、夏、秋、冬”四季战役,加强疫情期间村庄保洁,并组织“百日攻坚”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结合环保项目开展行政村环境整治,针对重点自然村加大投入力度。以创建为载体推进农民卫生习惯改善,全市十星清洁户总挂牌户数达452530户,“最美庭院”挂牌64212户,建设“最美庭院”示范片156个。2.村庄规划建设提升行动有序推进。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完成率100%。乡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涵盖所有村庄,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达100%。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实施完成率100%,行政村范围内道路、河渠绿化率达到95%以上,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积极组织农村工匠培训,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3.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稳步推进。全市纳入考核的规模养殖场1382个,已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推进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全力提升规模化养殖场养殖设施和粪污处理设施装备水平。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循环利用工程。因地制宜利用畜禽养殖粪污资源,推进形成以肥料化利用为主渠道,能源化、饲料化为补充的资源化利用格局。市和县市区均制定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方案,建立运行体系且运行良好,农膜回收率提高至88.82%,处置率达100%。农作物秸秆理论综合利用率93.2%。
五是多措并举建立健全各项管护长效机制。在美丽乡村建设、改厕项目实施和清掏回田等领域,分别建立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参与机制。700多个行政村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以县为单位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建立美丽乡村管护经费县乡村分担机制,中心村卫生保洁、垃圾收集、绿化养护、路灯照明等纳入日常管理养护范围,纳入目标考核。探索改厕长效机制,构建农户自行清掏、合作清掏和社会有偿服务相结合的粪渣粪污清掏处置体系,宁国、广德和宣州开展省级农村改厕管护机制示范县创建。宣州、泾县、绩溪、旌德PPP模式整县(区)推进乡镇生活污水治理,郎溪EPC+PPP模式实现乡镇污水建、管一体,绩溪PPP模式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
六是结合产业、发展美丽经济。率先利用现有美丽乡村省市中心村建设成果,发挥各地生态环境优越、优质特色农产品、区位优势明显的良好条件,借助全域旅游兴盛的东风,有机结合产业融合发展,向“村庄景美化、田园景区话、产业特色化、产品休闲化”发展,全市农业主抓融合,休闲农业、电子商务、农村集体资金开发利用协同共进的趋势日益显著。宁国市根据各地资源禀赋,按照“组团开发、片区推进”的思路,将全市划分为田园精品区、休闲自驾区、红色旅游区,做到线路鲜明、特色新奇、亮点突出。泾县打造“皖南川藏线—水墨汀溪”精品线路,吸引大批农旅项目落地。
七是弘扬时代新风、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广泛开展“在好人和新乡贤中发展党员,在党员中发现好人和新乡贤”活动,积极引导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特别是在乡村治理、乡风教化中的积极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推广郎溪县夏桥中心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创新开展家风家训活动做法,开展“党员传家训、群众立家规、妇女扬家风”活动。编印《宣城市美丽乡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手册》、《新乡贤故事汇》,省级中心村全面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一”活动,提高群众知晓率,丰富活动载体。
“十三五”期间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幅度提升与改善,乡村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不断提升。但随着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快速推进,尽管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成效,但于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宜居品质、致富增收、乡村治理的向往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迫切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建设资金投入缺口仍然较大,不能满足需求,筹资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宽;美丽乡村管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容易反复反弹,常态长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产业支撑还不够强,村集体经济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落实群众主体还需进一步创新;因受教育、医疗等城镇化因素影响,农村老龄化、空巢化现象日趋严重等。
“十四五”期间,应把美丽乡村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全面推进实施。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高质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打造新时代宣城特色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二)总体目标。
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依托现有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全面推进宣城特色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美丽乡村从点上示范向面上推开,实现一处美向处处美转变;注重产业培育和扶持,实现环境美向发展美转变;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实现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注重乡风文明建设,实现风貌美向风尚美转变;注重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实现一时美向长久美转变。“十四五”期间,以2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为抓手,组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五年行动,建设200个以上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重点整治2400个以上自然村,提升70个左右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建设水平,服务功能向周边村庄延伸,让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共享更广泛。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农民主体。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政府引导与农民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根本利益。构建党委政府推动,群众主体,村集体、村民、社会力量等多方共谋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坚持规划引领,实行分类指导。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顺应村庄发展规律,根据乡村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分类推进。加强前期规划研究、注重全局谋划,科学有序开展建设,稳扎稳打、注重实效、久久为功,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坚持协调联动,注重统筹推进。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抓好工作统筹,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做好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传统村落保护、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合作开发、结对共建、捐资捐助等方式,广泛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底线约束,规范建设管理。坚持不破坏自然环境、不破坏自然水系、不破坏自然肌理、不破坏传统风貌,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农村宅基地管理政策,加强农房建设风貌和结构安全引导,强化拆违控违。美丽乡村建设要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严禁违规撤村并居。
——坚持创新理念,提升长效机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适合本地的长效管护机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纳入村民自治内容。探索建立“县、乡、村”三级监管责任制,以及县级协调、乡镇(街道)监督、村(居)负责的三级管理协调网络,整体提升长效管护水平。
三、总体布局
(一)风貌分区
全市所辖七个县市区乡村依据地理和风貌特征,分别属于沿江片区和皖南片区,其中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市属于沿江片区,宁国市、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属于皖南片区。沿江片区美丽乡村建设以舒适人居环境和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打造更具水乡风韵的水网地区乡村风貌。皖南片区美丽乡村建设以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旅游发展为重点,着力打造地域文化乡村品牌。逐步规划引导自然村庄人口向中心村集聚,原则上沿江片区中心村集聚人口不少于500人,皖南片区中心村集聚人口规模不少于200人。
沿江片区:建筑风貌宜采用水乡雅秀特色风格,融合江南水乡和皖南民居特点。注重保护吊脚楼等水乡传统建筑;建筑形式较多样,前门开阔,后院紧凑,色彩沉稳,梁架工整;墙体色彩以白色为主;屋顶坡度较大,以灰色为主,注重与水乡地形地貌融合。 皖南片区:建筑风貌为徽派建筑风格。注重保护徽州民居、土墙屋、树皮屋、石屋等传统建筑类型;保护青瓦出檐长、白粉马头墙的整体建筑形式;特色保护型村庄应注重保护传统村落格局和建筑,做到修旧如旧,延续传统建筑技艺。新建村庄应在保护村落整体风貌协调的基础上,尽量采用传统徽派建筑元素,注重与整体地理人文环境相融合。 |
(二)村庄分类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美丽乡村建设战略需要,将村庄分类按照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搬迁撤并类、其他类细化到自然村。选择人口较多、经济基础较好、设施较完善、交通较便捷、用地条件较好、文化资源较丰富的集聚提升类村庄,将其培育成中心村。在原有布点中心村的基础上,引导人口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培育建设新的中心村。完善村庄分类和布局,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1.集聚提升类村庄:是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是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点。核心任务是明确发展方向与定位、推进改造提升、激活产业、优化环境、保护乡村风貌,规划人口规模符合要求的集聚提升类村庄,应按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标准建设。 2.特色保护类村庄:是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民族村寨等自然历史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核心任务是保持村庄特色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特色空间的品质建设,规划人口规模符合要求的特色保护类村庄,应按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标准建设。 3.城郊融合类村庄:是城市近郊区以及城关镇所在的村庄,具备成为城市后花园的优势,也具有向城市转型的条件。核心任务是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暂不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的城郊融合类村庄,应按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标准建设。 4.搬迁撤并类村庄:是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核心任务是通过村庄撤并等方式,统筹解决村民生计、生态保护等问题。农村居民点拆迁和村庄撤并,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并经村民会议同意,严格执行相关审批程序,不得强制农民搬迁和集中上楼。 5.其他类村庄:除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搬迁撤并类四种类型外,暂时看不准的,可列为其他类村庄,可暂不做分类。核心任务是留出足够的观察和论证时间,明用途管制规则和建设管控要求,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
(三)分类推进
省根据各县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四五”农村发展重点等综合因素,同时衔接乡村振兴分类要求,将美丽乡村建设分为全域推进类、串点成带类、示范带动类等3个模式,其中广德市、宁国市属于全域推进类,宣州区、郎溪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属于串点成带类。
四、主要任务
按照尊重农民意愿、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保持乡村功能和特色的原则,优化本行政区域内乡村发展布局,将村庄分类细化到自然村,重点明确保留类、搬迁撤并类自然村及新建居民点数量和布局。村庄分类要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并公示,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严禁违背农民意愿、违反法定程序撤并村庄。充分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庄建设风采引领等因素,进一步提升规划水平。根据不同类型村庄规划发展需要,积极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2023年底前做到应编尽编。加强规划管控,严格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强化规划的约束力,美丽乡村建设等各类村庄建设开发活动,应当符合村庄规划要求。
依托2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载体,加强村庄规划引领,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深入打造地区美丽乡村品牌。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原则,以系统集成思维开展示范片区建设,利用2-3年的时间打造一批达到或接近苏浙水平的乡村振兴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突出沿边沿线、自然禀赋和产业特色,围绕“成规模、有特色、高水平”的建设目标, 在全市规划23个特色产业、农旅融合、生态康养等类型的示范片区,每个片区集中连片10个村左右的规模,实施“一区一策、一区一品、一区一韵”,差异化发展。片区内高水平统筹推进“三大革命”“三大行动”。积极倡导“垃圾不落地”,做到3 年内依法依规消除无功能建筑、无新增违章建筑。推进示范片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村覆盖、向户延伸。核心区域公共停车场、便民服务、文体、教育、卫生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布局合理,长效管护制度健全有效。
继续把中心村建设作为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整体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和旅游名村。重点开展垃圾处理、改厕治污、供水保障、庭院环境整治提升、道路畅通、河沟渠塘疏浚清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共环境整治提升、产业发展、长效管护机制等10项建设任务。
1.垃圾处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确保生活垃圾及时“收得起来、运得出去、处理得掉”。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易腐垃圾就地就近堆肥(沤肥)还田,有毒有害垃圾单独收集贮存和处置,其他生活垃圾收运至市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可回收垃圾纳入供销回收利用体系。 2.改厕治污。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推动中心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与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推进。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集中处理与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鼓励联户、整村、村镇一体化处理。普及卫生户厕建设,选择适宜改厕模式,鼓励进院入室,切实提高改厕质量。鼓励就地就近就农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积极推进雨污分流。 3.供水保障。进一步完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水量、水质满足相关标准和生活需求。 4.庭院环境整治提升。鼓励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加强房前屋后整治提升,有序放置农业生产生活用具,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实现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有序美观。 5.道路畅通。通村通组、村内主次干道等车行道路基本实现硬化全覆盖,因地制宜选择乡土材质,有序推进村庄人行支巷和入户道路改造建设。 6.河沟渠塘疏浚清淤。整治疏浚河沟渠塘,加强桥涵配套,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实现村内河塘沟渠水系畅通、水清岸绿。 7.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殡葬服务、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电商物流等配套设施,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 8.公共环境整治提升。梳理规范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各种线路杆线,通过拆除或妥善处理村庄无功能建筑,整治利用闲置地块,打造村民共管共享公共活动空间,加强农村小集市整治改造。推进村庄绿化亮化美化,因地制宜发展“五小园”、“微景观”等,加强乡村风貌引导和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改善村庄环境,提升村容村貌。 9.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的现代农业产业,鼓励发展手工业、加工业,加强服务业,发展旅游业、康养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规模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进乡入村。 10.长效管护机制。积极推进专业化、市场化运营管护模式,制定管用实用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主参与村庄管护,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激励、有督查的长效管护机制,切实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
以干净整洁有序为目标,实行集中整治和持续管理相结合,重点整2400个以上自然村。一是全面推进“五清一改”,即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清理废旧广告牌,清理无功能建筑,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实现村庄公共空间及庭院房屋、村庄周边干净整洁。二是开展“三大革命”,村庄积极开展垃圾治理、卫生改厕、河道沟渠疏浚,引导自然村卫生保洁常态化,因地制宜开展符合实际的污水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和实际需求的自然村实施村内道路硬化、村庄亮化、村容村貌提升等设施建设。
根据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的目标要求,促进城乡融合,共建共享,按照《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导则》,全面提升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建设水平,提升生活污水处理、建筑风貌、特色景观,推进治脏、治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两治理一加强”向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村庄覆盖延伸,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均等化。
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成果提升行动:持续巩固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成果,并着重加强生活污水处理、建筑风貌、特色景观建设。 1.提升风貌景观。对主要商业街道沿街质量尚好、门窗墙面均未破损的建筑,采取清洗、去污除垢等整治措施;对立面有一定破损、受广告牌等其它构筑物遮挡、使用不当的建筑立面,应结合屋顶、墙身、基座、空调机架、店招店牌、户外广告等进行整治改造,保证建筑外观的整体性,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整治,要尊重历史原貌,以清洗、修葺为主;与建筑风格不协调的建筑,宜专门设计改造方案,进行建筑外观整治。 2.提升公共空间。滨水空间提倡自然生态设计,推广植物造景,慎用大面积的硬质广场、景观雕塑、修剪绿篱等。有条件的河道宜采用自然缓坡、水下石坎、松木桩、自然叠石等自然生态驳岸形式,推广滨河绿道建设。公园广场加强绿化环境塑造,采取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手法,以乡土植物群落为主,突出植物造景,满足居民亲近自然的需求。因地制宜,布置环境小品设施,突出地方特色,满足居民休闲娱乐、文化健身的需求。街头游园应以植物造景为主。选择耐踩踏、没有毒性、病虫害少、有地方特色的植物。临街一侧宜种植绿篱、花灌木,起隔离作用,但应留出透视空间,让行人观赏绿地中的美景。 3.提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实施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加强排水管网系统建设。新建居民小区应实行雨污分流。污水管网覆盖不到或不能正常运行的区域,应实行改水改厕。有条件地区的周边农村污水应纳入乡镇建成区污水排放系统,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外延村庄覆盖延伸行动:推进“两治理一加强”向城乡结合部村庄、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外延村庄覆盖延伸。 1.治脏。整治村庄道路、房前屋后、背街小巷、河塘沟渠、公共空间及周边等区域环境卫生。健全完善村庄环卫保洁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2.治乱。治理乱搭乱建,严格按规划规范建房审批,加强违法建设整治,依法拆除违法搭建。治理乱停乱放,完善交通标识、导行设施和停车场地,纠正不文明交通行为。治理乱摆乱占,纠正占道摆摊、店外经营现象,清理、规范建筑材料堆场、煤矸石场、废品收购站,同步开展建筑垃圾集中整治。治理乱拉乱挂,整治主次干道杆线,规范过街横幅、店招店牌和户外广告设置。 3.强基础。推动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周边村庄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的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养老设施、殡葬设施等资源向周边村庄覆盖延伸。全面提高抵御各类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因地制宜改造或修建居民文化健身场所。加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绿化水平,重点强化道路沿线、河塘沟渠沿岸、公共空间等主要节点及庭院内外、房前屋后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主,植绿见绿,见缝插绿,鼓励开展“五小园”、“微景观”建设。 |
立足本地自然资源优势,依托美丽乡村成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旅游、观光、休闲、健康养老、教育、文化等产业,积极探索民宿经济、庭院经济、康养经济、物业经济、美食经济等发展新路径。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盘活利用闲置资产,同步带动村民带动增收。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同时鼓励引导青年返乡创业和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发展等途径,培育发展一批乡村产业实体,带旺乡村人气,激发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活力,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和自治、法制、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乡村组织振兴、人才振兴,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健全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运行机制,引导村民参与基层治理。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广生态美超市、绿币超市等积分制做法,有效完善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按照建管并行的原则,以县为单位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美丽乡村长效管护机制。以农村厕所保洁、村容村貌美化、村内道路管护、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等为重点,细化责任分解,强化县(市、区)责任主体、乡(镇)村实施主体。建立美丽乡村管护经费县乡村分担机制,中心村卫生保洁、垃圾收集、绿化养护、路灯照明等纳入日常管理养护范围。探索社会化运作模式,鼓励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村庄垃圾收运处理、污水处理、绿化养护等公共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压实工作责任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识到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落实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要求,切实把压力和责任传导到每个层级,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市级层面负责全面统筹,强化全面部署,系统谋划,完善机制和督促检查等责任。市直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完善配套政策,优先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业务指导,协调一致地推进各项工作。注重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管理和评价机制,确保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各项任务。县级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主体,要实行县委书记、县长负责制,当好“一线总指挥”,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扎实做好规划编制、进度安排、资金统筹、组织动员、推进实施等工作,拿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镇(乡)、村两级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压实责任,强化工作措施,把工作抓紧、抓实、抓细。
(二)强化要素保障
1.投入保障。完善财政专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好资金投入。县市区要根据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测算、落实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资金监管,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各级人民政府要应当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对性质相近、用途相同、使用分散的紫金县项目进行归类整合,集中财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以村企共建、捐资助建等方式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2.用地保障。依法采取措施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完善农村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机制,建设用地指标应当向美丽乡村发展倾斜,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方式。允许各地在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中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经国土空间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并依法登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所有权人可以依法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个人使用,优先用于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和乡村产业。
3.人才保障。加强美丽乡村人才建设,进一步稳定队伍、充实力量。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企业家等到农村干事创业。继续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培育高素质农民。深入推进家庭农场经营者培养,突出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通过专题培训、实践锻炼、学习交流等形式,完善乡村教育培训体系。重点聚焦“三农”工作队伍、新型职业农民、乡村企业家、农村实用人才等四支队伍建设,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发展。
(三)加强工作推进。
根据需要,通过组织推进会、现场会和调度会等方式,强力推动、精准发力、示范带动,促进工作有序开展。落实主要领导直接推动、分管领导经常性持续推动和带头调研解决问题工作机制。继续实行市领导和市直相关部门联系指导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办法。市相关部门要加强调研指导,深入基层掌握实际情况,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强化工作督查考核。
对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的村庄进行考核验收,推动督查调度常态化、制度化。以问题为导向,对各地工作部署、政策落实、项目推进等方面进行督查调研,发现问题要及时列入清单、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加强工作调度,实施工作情况月调度、年度考核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实行平时工作和年终考评相结合,工作总结和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办法,综合考查各项目标完成、长效机制建设以及运行实效。
(五)加强宣传激励。
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借助美丽乡村推介展示、公益广告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宣传美丽乡村建设显著成效、典型经验和政策举措,充分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总结各地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宣传一批示范村,发挥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作用。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