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网站首页 > 三农资讯 > 农业概况

市农业农村局2019年工作总结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3-09 15:39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积极建设长三角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扎实推进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各项年度目标任务。

——农业提质增效加快显现

一是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增强绿色发展有力。新增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个(国家级1个),新增“三品一标”产品50个。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均达90%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均实现负增长。8.5万亩高标准农田全部开工建设,32.4万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进入设计编制阶段,农机总动力达265万千瓦。有效供给增加。粮食面积326.58万亩,粮食产量129.1万吨,总体稳定;茶叶产量2.92万吨、名优茶5964吨,蔬菜53.0万吨、增长4.4%,水果2.2万吨、增长4.76%。预计水产品总产量11.71万吨,增4.42%。预计肉类总产26.68万吨,增长4.50%;禽蛋产量6.19万吨,略增;家禽出栏1.57亿只,增长10.38%。

二是农业产业发展质量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凸显。新建良种茶园1.42万亩,改造低产茶园2.53万亩;茶叶农业产值18.38亿元,增长13.64%。宁国山核桃入选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广德黄金芽入选省级优势区并获批省级“特色产业+金融+科技”试点。新增家禽立体笼养25万㎡,肉鸡养殖特色保险投保3453万只,冷链运输能力达850吨、冷藏能力2.1万吨。新发展稻渔综合种养9.2万亩,新建万亩示范区1个。新增省级小龙虾健康养殖示范基地2个。产业化步伐加快。预计年底新增10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1个。1-11月,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增幅5%,居全省第1位。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新增省级农民示范合作社11个、家庭农场21个,新增市级产业化联合体15个、龙头企业10个、农民合作社9个、家庭农场100个。成功举办首届市级农村创业创新大赛,新增全国农业产业强镇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新增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9个(国家级3个)。

——农村改革发展加快推进

一是“两改革一发展”持续深化。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截至11月,105个村累计实现分红2539.05万元(不包括扶贫资金入股分红)。822个村全部实施“三变”改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加快,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预计新增35个,总数达82个、占比10.47%,超过省定目标;5万元以下薄弱村消除146个,2万元以下空壳村19个全部消除。建成首批3个示范镇,30个示范村。宁国市获批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广德东亭乡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占全省1/5),5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展开。新增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5个(重点示范村17个)。农村改厕35850户,年度任务全面完成。55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占比71.4%。109个美丽乡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完工,占比99.1%。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无害化处理率达98.61%,3个非正规堆放点完成整治。778个行政村全部开展村庄清洁行动,635个行政村编制村庄规划。2018年49个省级、57个市级中心村建设全面完成并验收,新增2019年省级中心村56个、市级中心村46个,省级中心村建设进展达95.71%。启动10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启动10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

——农民获得感稳步提升

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庆祝活动,泾县入围全国直播活动,占全省1/3。落实934名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4人。开展产业扶贫,建成特色种养业扶贫园区111个“一村一品”贫困村23个,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带动3840户贫困户共同发展。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90元,居全省第4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65元,增幅达9.5%。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紧扣绿色兴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1、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创建,开展质量监测和农资打假。抽检蔬果样品583份,合格率100%;抽检种子、农药、肥料95份,合格率97.9%。联合宣州区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业务提升、认证能力培训班。组织参加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6个签约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92亿元,占比74.1%。与31家企业签订秸秆产业化收购协议,收购利用秸秆量8.88万吨。建成秸秆标准化收储中心29个,收储量千吨以上达18个。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编印《技术指导手册》,举办三期培训班,组织现场观摩和督查调度。309家新纳入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全部拆除。1379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481.68万亩次,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5.614万亩次,全省化肥零增长现场会在我市宣州召开。完善病虫监测网络,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和植物检疫。持续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和小麦赤霉病、草地贪夜蛾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做好耕地土壤污染防治,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3.2万亩。联合公安部门打击电鱼等非法捕捞行为,执法检查3036人次,查处67起。

2、狠抓特色优势产业。茶产业提质增效,新建标准高效茶园0.79万亩,建设清洁化加工厂8座。举办2019宣城·广德茶产业博览会,组织参加第三届中国(杭州)国际茶博会,并成功举办宣城黄茶推介会。积极创建省级家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制定的《商品肉鸡层叠式笼养饲养管理技术规程》获批安徽省地方标准,累计完成立体笼养改造33万㎡。扶持“宣州鸡”原种场发展,推进屠宰企业装备更新改造,加快家禽冷链运输车辆宣传标识统一,全市专业家禽冷链运输车增至123辆。积极支持华卫、顺安开展冰鲜鸡供港。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合计20.19万亩,千亩示范片达20个,万亩示范区达3个,建成500亩以上小龙虾苗种繁育基地3个。黄精量价齐增10%以上,宁国铁皮石斛、广德百合、绩溪黄蜀葵、旌德重楼等中药材产值增幅达15%以上。烟叶收购23.3万担,增长3.6%。组织参加省第六届优质果品及加工品展评活动,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

(二)主攻农产品加工,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

1、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贯彻市政府乡村振兴现场会精神,突出抓好强县、强企、强园、项目、品牌“五个一批”工程,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预计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930亿元以上,增长10%。开展龙头企业监测培育,兑现2018年度省、市专项资金2607万元,开展2019年度专项资金申报。组织企业参加北大工商管理(现代农业)总裁班、省“创业江淮·未来新徽商”特训营、省农业对外合作培训班,组织旌德国鹰生态科技公司参加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推进园区建设,建成各类农业园区(基地)350家,全省现代农业园区转型升级现场会在我市宣州召开。加快项目建设,排定30个重点建设项目,落实局领导联系制度。1-11月,招商引资项目总数达65个,总投资78.7亿元。引导企业申报“三品一标”认证,积极打造“生态宣城 绿色产品”大品牌,推进“泾县兰香”“宣州鸡”“水阳幼蟹”等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以省合肥、上海和全国南昌等农交会为平台,组织展示展销活动。

2、深化三产融合发展。制定方案、完善机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依托各类园区、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举办首届市农村创业创新大赛,评选返乡下乡创业之星项目6个、优胜奖4个。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大赛决赛,获初创组优胜奖。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组织参加省合肥农交会工匠展示展演、特色菜评选和休闲庄园展示。前三季度,全市休闲农业接待人数达1527.6万人,综合营业收入达67.8亿元、增长7.3%。积极开展“一村一品”提升工程,组织申报省级以上专业示范村。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预计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达28亿元,增长25%。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新建益农信息社268个,累计建设581个,覆盖率80.8%。深化科技引领,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和新机具新技术推广,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217.94万元,补贴农机具7314台。

(三)围绕生态宜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突出“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组,统筹协调、高位推进。制定年度整治工作方案,分部门制定专项方案10个,形成1+N政策体系。明确市直单位分工安排意见,落实具体任务和工作职责。推行市级领导和市直单位结对帮扶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机制,推动政策、资金、项目向点上倾斜。落实农业农村、住建、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常态化会商、业务培训、研究督查工作机制。建立工作联络、信息报送、调度考核等制度,逐月通报调度县市区工作进展,半月发布整治工作动态。市委召开三次高规格专项工作调度会,市委农办常态化逐月调度。组织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季节战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积极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产业有机结合,发展“村庄景点化、田园景区化、产业特色化、产品休闲化”。

(四)突出抓主抓重,推进“两改革一发展”

一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印发年度改革工作要点。822个村(社区)颁发集体产权登记证书,量化资产总额54.95亿元,确定成员身份237万人。试点改革以来,105个村实现分红(不包括扶贫资金入股分红),村均24.2万元;23.02万人享受分红,人均分红110.3元。二是农村“三变”改革。印发年度改革工作要点,召开全市农村重点改革推进会加强调度,实施“三变”改革的村占总数的100%。三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开展“一抓六动”专项行动,成立领导小组和专班,召开调度会。坚持扶优扶强与消除薄弱村空白村两手抓,实施“双十双百”工程。举办扶持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参训120余人。各县市区发展专项规划和2019年实施方案通过省市会商。

(五)落实“四带一自”,抓好农业产业扶贫

制定年度农业产业扶贫、“四带一自”民生工程建设、特色种养业扶贫园区建设等方案,探索实施农业扶贫产业政策性保险,出台补贴政策。开展省、市两级优秀产业扶贫主体选树活动,郎溪凤凰山茶叶合作社、绩溪桐坑源家庭农场入选省产业扶贫十大合作社(家庭农场)。借助省合肥农交会平台,开展扶贫农产品宣传推介。开展市委脱贫攻坚专项巡察整改、中央巡视整改等活动,积极做好联系扶贫村的帮扶工作。目前,全市发放农业产业奖补资金6437.62万元,自种自养贫困户达10021户。

(六)做好牵头抓总,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出台《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设立市领导牵头的十大行动专项工作组。开展“十镇百村”示范创建行动,举办全市现场培训班。建立年度重点项目、重点任务和清单台账,分层次分阶段进行调度推进。同时建立联络员制度和年度报告制度,制定实施乡村振兴年度考核方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